为推动“你呼我应”为民“双解”活动走深走实,市委党校立足基层需求、整合自身优势,创新“宣讲+”模式,通过“宣讲+点单”“宣讲+线上”“宣讲+互动”,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宣讲+点单”。采取灵活多样的宣讲形式,改变以往“灌输式”宣讲,实行“点菜式”服务,通过“‘理’响泰州”“‘理’上心来”“银发生辉”等志愿宣讲队,积极开展送理论下基层活动。根据受众需求及时更新宣讲计划,提供多个备选专题,对同一宣讲主题设置不同的主线和侧重点,做到基层群众想学什么讲什么、要学什么送什么,让听众坐得住、听得进、用得上。11月30日,副校长张九龙还带队赴姜堰区俞垛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你呼我应”为民“双解”活动,推动理论宣讲“飞入寻常百姓家”,进一步增进党员干部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宣讲+线上”。充分运用新时代互联网技术,精心组织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参与“微党课”创作,并邀请相关专家担任指导教师,对选题、讲稿、课件、拍摄等关键环节认真把关,确保“微党课”视频能够适应新时代广大党员群众的学习需求。《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以我辈之青春托举中国式现代化》《学好用好新党章》等“党校公开课”系列微视频在“学习强国”APP、“中共泰州市委党校”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 “宣讲+互动”。改变以往群众被动接受理论宣讲的传统模式,与结对共建社区定期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大集市”活动,积极探索理论宣讲新方式,通过“面对面宣讲+互动式有奖问答”,在你来我往的一言一语中,把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送到群众身边、传进群众脑海,把发展的信心注入群众心中,将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从“会场”延伸到“现场”,持续扩大理论宣讲的覆盖面、影响力、吸引力,获得基层群众广泛好评。
(党群处 高伟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