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全省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座谈会暨基本培训工作推进会精神,进一步推动以高水平基本培训引领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共泰州市委党校”微信公众号推出“基本培训·校长谈”专题报道,邀请泰州市4位县级党校常务副校长谈落实举措,敬请关注。 
以“三个强化”推动基本培训提质增效
抓好基本培训是党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作为基层党校,我们始终聚焦培训对象、培训内容等关键环节,不断推动基本培训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强化统筹谋划,确保应训尽训。以“全面、科学、高效、规范”为标准,认真制定基本培训方案,着力构建多要素融合、多环节贯通的培训体系,分层分类、一班一策开展培训,努力做到应训尽训、应授尽授、应学尽学、应会尽会。 二是强化课程供给,确保精准培训。以基本培训需求为课程开发和课题立项依据,做优“百课争流”“精品课程选拔”等赛课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进,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体系,推动理论教育更加系统深入、党性教育更加触及灵魂、能力培训更加精准高效。 三是强化协同联动,确保优质施训。加强与上级党校、兄弟党校及各类高校院所的交流联系,整合盘活系统内外教学资源,统筹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构建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的常态化协作机制,最大程度提升培训保障能力。

抓实基本培训 扛牢主责主业
基本培训是基层党校最重要也是必须要完成的培训任务。泰兴市委党校将加强统筹谋划,着力在全员培训、全面覆盖、全周期实施上下功夫,以基本培训长效化、常态化引领党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把落实好基本培训作为耕种好党校事业“责任田”的应尽职责。认真学习中央党校最新部署和省委党校具体要求,进一步理清基本培训方法路径,准确把握基本培训的对象、内容、方式、学制、周期等关键要素,确保基本培训任务落地见效。 二是实施“人才兴校”一号工程,夯实基础支撑。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培养与使用交融,引导青年教员人人“过五关”,即过好政治关、思想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不断给教师“架梯子、压担子、引路子”,打通成长“快车道”,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党校师资队伍。 三是以争创“三个不相信”省级现场教学基地为抓手,完善培训网络。积极争取上级党校的关心指导,充分挖掘本地红色、绿色、金色资源内涵,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布局。办好黄桥分校、祁巷乡村振兴学堂,加快建成一体化、共享式教学阵地。

抓实基本培训 助推干部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抓好基本培训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重要论述的实践要求。兴化市委党校聚焦基本培训关键要素,在做好常规班次培训的基础上,坚持锚定“核心+创新+特色”目标,有计划、分步骤推进课程体系建设。 一是摸清底数,制定培训方案。联合市委组织部摸清全市基本培训九类人群底数,对标对表上级党校基本培训部署要求,聚焦关键要素,进行优化完善,结合实际精心制定特色方案,确保培训供需精准对接。 二是分类施策,全面覆盖到位。紧盯“关键少数”,依托领导干部读书班等主体班次,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根据年轻干部能力短板和工作需要,举办“青垛竞航”等青干班,引导年轻干部敢于担当、善于担当。聚焦村庄建设、乡村振兴等主题,举办“村干部培训周”,不断扩大干部受训覆盖面,切实做到应训尽训。 三是整合资源,提升培训质效。围绕本地实训基地,开展“教研训”一体化培训活动。依托“理响兴化”志愿服务队,开展“基层‘点菜’+党校‘送餐’”活动,有效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实现规模与质量双提升、理论与实践双促进。

深入开展“四个一”活动,打造基本培训姜堰样本
打造一支研究型教员队伍。通过组织教员参与调研,不断提高教员调查研究能力和业务水平,为基本培训提供优良师资保障。 每名教员参与一个专题调研。每名教员每年围绕一个课题,深入基层参与专题调研,形成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供党委决策参考,同时为基本培训提供教学案例。 每名教员打磨一堂精品课。贯彻“课比天大”理念,实施“青蓝工程”,结合教员所学专业和研究领域确定课题,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和集中试讲,形成一批精品课,充实基本培训课程资源。 每名教员参与一条现场教学线路打造。由校领导分别牵头,全体教员参与,充分挖掘姜堰资源,打造红色党建、绿色生态、橙色善治、蓝色产业等四条现场教学线路,现场讲解、微党课均由教员完成,不断丰富基本培训形式,提升基本培训效果。
|